決滅 -- 突破傳統的剎虫劑
品名 |
: |
決滅 |
通用名 |
: |
吡蟲啉 |
化學名 |
: |
1-(6-chloro-3-pyridylmethyl)-N-nitro-2-imidazolidinimine |
化學式 |
: |
C9H10ClN5O2 |
CAS 編號 |
: |
13826-41-3 |
外觀 |
: |
灰白色 |
決滅是一種比較新型的內吸性殺蟲劑,其有效成分吡蟲啉的化學性質與煙草毒素尼古丁近似,名叫neonicotinoid (或chloronicotinyl),這是近三十年來的新品種殺蟲劑,在世界各地吡蟲啉越來越被採納使用。並且到目前已有七種新的neonicotinoid 殺蟲藥在市場上推出,他們和現時的有機磷、氨基甲酸甲酯和除蟲菊酯,被認為緊隨成為第四個主要殺蟲藥種類 (Kagabu 1997 年; Yamamoto 和Casida, 1999) 。
決滅的有效成分,吡蟲啉,是一種有選擇性地在昆蟲神經系統的煙酸乙酰胆鹼酯酶受體(nAChR)的作用體;在神經系統內作為煙酸乙酰胆鹼酯酶受體的競爭性抑制劑,有效地阻攔觸突神經膜的信號,損害正常神經運作,打亂昆蟲的神經系統,決滅更可由接觸或進食途徑消滅昆蟲。
決滅的有效成分,吡蟲啉,自從代表neonicotinoid類殺蟲藥引入市場,植物保護和獸類害蟲控制作出很大的改變,它的用途廣泛: 在農業、草坪、寵物和家庭衛生滅蟲都非常有效。典型的使用量為每5000m2 使用28 至 140g有效成分,這用量比傳統或老式的殺蟲藥使用量為低。它更可與殺菌劑兼容用於種子處理,如果不根據標籤的建議使用量,可能會出現藥害情況。
防治目標寬廣,範圍包括
Coleoptera (beetles)鞘翅目:
Ø 金花蟲,
Ø 金針蟲,
Ø 蠐螬,
Ø 葉蚤;
Others:
Ø 斑潛蠅,
Ø 雙翅目
Ø 白蟻,
Ø 蝗蟲,
Ø 蚤
Sucking insects吸汁虫:
Ø 蚜蟲,
Ø 粉虱,粉蝨,
Ø 葉蟬,
Ø 薊馬,
Ø 介殼蟲,
Ø 粉介殼蟲,
Ø 木虱類昆蟲,
Ø 根瘤蚜
毒性低
急性經口毒性:
工業級吡虫啉(有效成分95%)(LD50)大白鼠是450 mg/kg,小白鼠131 mg/kg。
急性經皮毒性:
大白鼠24小時皮膚測試LD50是> 5,000 mg/kg。它被認為對眼睛和皮膚(兔子)無刺激性, 並無皮膚過敏返應(guinea pigs)。
急性吸入毒性:
大白鼠測試 (LC50) 霧化吡虫啉空氣濃度是 > 69 mg/m3,
粉塵吡虫啉空氣濃度是 > 5323 mg/ m3。
決滅25%可濕性粉劑
應用量:
稀釋400 - 700倍
每4 - 7平方米使用1 克Q-Pest
包裝
10 X 10 克水溶袋子在鋁箔袋
決滅10%樹幹注射液
應用量:
按樹木的胸口高度直徑,每1cm直徑使用2ml (不作任何稀釋)“決滅-TI”。
防治對象:
刺桐姬小蜂、花曲柳窄吉丁蟲、白蟻、蚜虫、甲虫、虱、葉蟬、介殼虫等
包裝:
1公升氟化塑料瓶